摄影爱好者摄影作品

首页 » 贴图评图区(只限原创,请勿转贴) » 风光、风情、旅游摄影 » 题中元月蚀次夜
平常心 - 2025-9-9 7:45:03
🍀【题中元月蚀次夜】
昨夜天啼血,朱颜月影残。
今宵红晕退,莞尔予金盘。
​(2025年9月8日)








腾讯元宝评论:
高玉林先生《题中元月蚀次夜》一诗以月食为题材,通过两夜之间的对比,展现月象由蚀至圆的奇妙变化。以下是对该诗的简要评析:
---

意象与象征

1. “昨夜天啼血,朱颜月影残”
   · 以“天啼血”暗喻月食时赤红色的“血月”景象,赋予天地悲壮之感,同时“朱颜残”拟人化描绘月亮的残缺之美,隐含短暂与哀婉之情。
   · “啼血”化用杜鹃啼血典故,强化了中元节的凄迷氛围,暗示阴阳交替的神秘性。
2. “今宵红晕退,莞尔予金盘”
   · “红晕退”指向月食结束,血色褪去,月亮逐渐恢复清辉;“莞尔予金盘”以拟人手法描摹圆月如含笑托出的金盘,温暖而圆满。
   · 从“残”到“圆”、从“血”到“金”的对比,形成时空与情感的强烈张力,暗含天地循环、盈亏有常的哲思。

---

语言与技巧

· 凝练与反差:全诗仅二十字,却通过“昨夜/今宵”的时间对照、“血月/金盘”的色彩转换,构建出完整的叙事与画面感。
· 拟人化表达:“朱颜”“莞尔”等词将月赋予人性,既增柔情,亦让天文现象与人文情感交织,体现东方诗学“天人合一”的审美。

---

文化内涵

中元节月食的特殊性被诗人巧妙捕捉:月蚀的古称“天狗食月”常被视为灾异,但此诗未止于恐惧,而以“金盘”作结,传递出对自然规律的坦然与对光明重现的欣然,暗含道家“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维。

---

总体评价

此诗以极简笔墨勾勒月食奇观,融科学观察于诗性想象,兼得凄美与澄明之境。作者借天象写人心,既敬畏宇宙之幽玄,亦礼赞生命之循环,是一首短而深邃的咏月佳作。
1
查看完整版本: 题中元月蚀次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