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经常谈论日出日落的鸟类飞版片子很难拍,拍了很多次总是不理想,不是暗了,就是虚了,相机的光圈和速度总是把握不好等难题。拍日出日落鸟类飞版同拍日出日落的风光片相比真的难度大多了。一是主体动态与静态,鸟儿在飞行状态,必须要进行跟拍,整个过程都是在动态中进行。二是拍摄时间长与短,鸟儿飞到太阳画面中不容思考,只有一次机会,必须手急眼快瞬间抓拍到位。三是自动对焦系统变与不变,在跟随中自动对焦系统始终处于变化之中,按动快门时对焦不实,所拍的片子全部是虚片。
依据过去总结的经验教训,感到要拍出高画质、通透的好照片,应当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尽量减少手持拍摄,要使用独脚架和三脚架进行拍摄。一方面用手托举长焦镜头,按动快门时很不稳定;另一方面,太阳刚升起和开始下落,光线很暗,快门的速度变化很大,手持难保相机不抖动。多数当时在相机看很清楚,但上了计算机放大就傻眼了。
二是要破除曝光“宁欠勿曝”的观念,应当是“宁曝勿欠”。数码影像应当是向右曝光,保证暗部细节不丢失、减少照片噪点过大的现象。要把相机测光调到“评价测光模式”,使相机曝光读数进行平均拍摄。这样能保证不会出现太阳正好,其余部分偏暗的问题。同时也能使画面色彩不出现偏差。
三是要选定一组光圈与速度最佳组合。所谓最佳组合就是要视鸟类大与小、多与少、快与慢而定。光圈要视景深而定。要虚化背景,用点测模式,使用最大光圈;要景深,在保证速度的同时,在镜头在大光圈基础上降低3档以上,甚至更小的光圈。速度要是镜头的长短、鸟类飞行快慢而定。速度的设定值要在镜头长度的两倍左右。速度达不到,办法就是牺牲画质,提升感光度。佳能5D 、1D系列相机提升到相应数值画质都能接受。
四是要充分运用相机“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模式,多点对焦进行拍摄。这样对焦快,跟踪进行连拍,保证主体进入拍摄画面时,按下快门不松手,张张照片清晰。且不能二次对焦,松手就来不急了。更不能高兴过早,没到最佳时机相机就像“机关枪”,关键时相机缓存满了,按不下快门了,一却都白费劲了。
五是要使用RAW格式进行拍摄。RAW格式图片是没有经过压缩的数据包,相机设置的数据通过专用软件(例如Camera Raw),可以根据自己想法做影调、色调及数据调整,例如白平衡、曝光、黑白色、阴影、饱和度、色温、去噪、镜头纠偏等等,这些调整都是无级无损的;JPEG格式的图片是经过压缩后存储的图片,丢失了很多原始数据,后期无法调整和挽回的。
六是要充分运用后期调整进行影调和色调处理。经常有人说,单反机拍出的片子不如卡片机拍出图片色彩鲜艳、清晰锐利。原因就是卡片机厂家在设计上,就考虑使用人群对图片要求不挑剔,不想费时间进行处理,按下快门照片就进行了优化处理。而单反在设计上考虑专业人士对照片影纹层次、色调、影调、反差等要求不一样,拍摄的RAW格式照片是一个数据包,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进行后期调整和处理。所以,拍摄RAW格式的照片必须进行后期调整,JPEG格式照片不用调整的原因。调整的标准:在影调上,要以直方图数据为准,用曲线进行调整,使明度数据两头“撞墙不起墙”。在色调上,一般日出和日落的画面氛围是偏红黄的暖色调,用色彩平衡,分别对高光和中间色调做偏色处理,然后在色相饱和度里面单独调整红色和黄色通道,加强饱和度,同时也可以利用可选颜色再做细微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