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爱好者摄影作品

首页 » 贴图评图区(只限原创,请勿转贴) » 风光、风情、旅游摄影 » 11年前的今天我在哪里?
天氓 - 2012-3-30 13:28:00
景德镇古瓷窑

景德镇古瓷窑

330
晴,微凉,824C

在南昌的光明旅社6点半起来,7点装车。吃粉,出发。在南昌城里兜了一个大圈子,才找到去

的路。到进贤再前行,从东乡岔道,东乡之后是一段待修的路。到青云后从万年绕到206国道上,经过乐平市到景德镇附近时,漫山杜鹃开放了。花蕾如火,花开似霞。从南昌到景德镇实际上就是围鄱阳湖绕了一圈,到景德镇时是六点多钟。好在住宿并不难找,在一个电子旅店住下。吃饭后给郑卫人打电话,他的夫人能辨得出我的声音。老郑开了一个电脑公司,生意很好,来看我时骑着一辆大阳摩托。工作是上班忙国家的,下班忙自己的,指挥摇控显得运用自如。办公司的事全城都知道,但谁也没辄,不误革命工作。放长假休息到国内各地旅游,郑卫人堪称孝子,每次出去旅游都领着老母亲。
快到清明节,李哲说要弄点祭品,缅怀一下老父亲。我早些有想法,但还是以心祭奠吧,老爸的亡故与我有关,那个时候如果多找一些血浆可能会多支持一些日子,但是轻信了那些个半懂不懂,还当上颇有级别的医生的话。一句话可以致人以死,但不一定是害。绝症,怎么也治不了,想起来就后悔,唉!


331

上午参观了景德镇的古瓷窑,郑卫人与他的战友老莫陪我们同去。古瓷窑不很大,有几个手工作坊,老匠人一面用转盘作瓷,一面表演。一杯瓷土由泥到成为精美的磁器需要的过程是很多麻烦的。高岭土到窑里面要经过十几道工序,过滤、筛、水漂、沉淀、再漂、再沉淀,直到成为能够造磁的细泥,大约要20多个子里捞来去才能行。老窑工在刻瓷上是很准确地下刀,熟练得很,上釉的工人也是动作麻利,形象生动。走出制坯的屋子,看见一个一人多高十多米见方的柴火垛,柴是约30公分左右长度的块材,由松木劈成,码在地上。中间开一个方孔,四面皆成方
线
,柴垛顶端是由柴铺成顺水的瓦片,形似房脊、屋檐的样子。景德镇周围山上紫松树早已被烧光了,现在人们用煤气等烧窑,据说煤气烧制的瓷器成色远不如木柴烧成的精致。瓷窑与柴房相连,窑的底部用数十根大粗圆柱子撑着,四面透风。地板有一个开口,柴可以从开口送到下面窑口,下面的人接到柴就填到燃着的窑炉中。窑里有许多匣钵,是装瓷器的,瓷器不可直接烧,是放在匣钵里烧成的,这窑大概是明代建成一直保存到今天。
午间老郑在自己家附近找了一个饭店,要了一桌子菜,喝了景德镇大曲,喝的有些多了。之后找邮政局打邮戳,再由老莫陪着去了瓷器市场。那市场好大,里面清一色的景德镇瓷器,品种好多,工艺瓷、日用瓷等等,有色的,多色的,单一色的,各色各样让人目不暇接。在小摊上买了几个手链,回来一看没有景德镇造的字样,觉得有些不妥,但又没有办法,拿回去哄哄孩子吧。给王丹、刘畅、史丽姝,还有谁到时再说。
看完市场,回到住处休息一下,3点钟老郑来了,要我们去他家吃饭,于是前往。老郑真地搞得好舒服,房子装得很漂亮,简洁明快。看了一会东风台,然后喝酒,又多喝了一些,但不至于醉。到晚上8点半左右才回住处。老郑来送,给买了一瓶景德镇大曲带在路上喝,又塞给我一沓钱,才告别。回到亮处一看,我的天,是1千元,这怎么可以!人家事业需要发展,这钱就算暂借,
是要寄回去的,朋友就是朋友,清茶一杯足矣。老郑你把那么多的难为情一下子装进我的兜里,后悔极了。
明早要出发去黄山,还要改写采访手记,已经写到泸沽湖了。其中的后一半要在三十七中介绍,婚俗、丧葬之礼等。景德镇一带的山上杜鹃开得正好。

附件: 景德镇-古瓷窑2.jpg

附件: 景德镇-古瓷窑.jpg
夜猫子 - 2012-3-31 5:41:00
好漂亮的广角。赞。
科尔沁 - 2012-3-31 12:34:00
好文字,鱼眼镜头用的好,好纪实,好拍摄,漂亮欣赏,学习。问好
江水 - 2012-3-31 20:38:00
好拍摄。图文并茂。问候!
颂疆 - 2012-3-31 21:02:00
图文并茂,精彩拍摄。天氓老师不虚万里行大穿越,经风雨,见世面,积累了这么多宝贵资材。问候,祝早日康健。
1
查看完整版本: 11年前的今天我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