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六和塔》
冬季的六和塔周围树木蓊郁,尤以虹霓般的枫叶炫人眼目,与大塔华丽掩映。(图一 、 二)
六和塔雄踞月轮山上,睥睨钱塘江出海口(图四),高大而粗壮,远远就能感到它的“场”特别強。
六和塔高60米,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吴越王为镇江潮,由智元禅师主持建造。后毁于兵燹。南宋时重建,又经明、清几次修葺。
塔内为穿壁螺旋式阶梯,须弥座上有砖雕图案(图三),塔外各层有木檐回廊,塔壁每相隔一层则高低有别。整座塔外看13层,塔内实有七层。塔檐翘角上挂有铁铃(古人称为铎)各层铁铃加起来共104只。(咱赤峰俗称“惊雀铃 图五)。
汗脖子流水儿的爬到七层,赢弱的心脏几乎从狂喘的喉咙里蹦出来。喘息甫定,趔趄到塔壁外回廊,看远方大海烟波、看钱塘江大铁桥、还有络绎而至的驳船无声驶过的宏大而静谧景象,觉得这塔爬得值!(图四)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感觉油然而生。若亲临八月十八在六和塔上观看钱塘潮,是壮观到不能再壮观了!
毛泽东看了钱塘大潮后在《七绝.观潮》中呤: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明郑少谷诗:
潮汐秋来壮,雷霆水上多。尚传江有怒,翻恨海无波。
明文洪咏:
潮声奔万马,水汽动潜虬。怒浪翻鲛室,惊涛拥蜃楼。
及至下塔,我的相儿大了,一身的丑态汇集:蓬头挛耳,龊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颤抖的手扶栏杆拐仗,痉挛的腿如踩棉絮,活脱一个举步维艰的老媪!(图九)
此海、此江、此山,六和塔不可或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