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大漠牧马图
几天没上网,影像吉林热闹起来了。争鸣并非坏事。说明人们的参与和关注。我想是争论什么?如何争论?是争论栏目设置、暗房技术、还是片的优劣?栏目设置是网站的事,按栏目要求发稿,谁的个人说法只是说法,有自己的主张,建议一下就是了。你认为合适就来,不合适就走。这用不着争论吧。
至于摄影艺术上的学术研究争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谁也不能强加于谁。原生态和流行派各有生存的空间,不是谁吃掉谁,而是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学术探讨是理性的交流,不是情绪的宣泄,更不是人身攻击。几人争论百人关注,谁都有自己的观点,只是没说而已。说近一些我们现在展示的是片子,探讨片子的拍摄技术和过程,制作上的成败。不是深层次的学术研讨,严重点说,就影像吉林的档次也未必是大家光临之地,更何况他也不是这样的宗旨。是不是应象摄影人的沙龙,影友们到一起展示展示,交流交流,欣赏欣赏,共同借鉴提高一下,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至于PS艺术,我想是现代摄影已离不开的东西,从简单的剪裁,调色光直到人们争议的后期制作。人们把他比作现代摄影的暗房技术,可以说是摄影艺术的一个整体。我在东生先生一幅作品上瞎评说:“好片子是拍出来的,好片子是作出来的。只是动感的方向不一致”。这是我的常规见解,人家就可能让他不一致呢。片子这东西固然有高低好坏之分,但也有个人的独创。否则,艺术也就失去了生命。
我在13届国展上第一次看到一张片子,是一个人坐在草地上拉胡琴,身前身后都是游动的鱼。大家都在问,他是怎么拍的呢,大胆地猜想,说是前面放了鱼缸,那么后面的鱼呢?现在看来这也太简单了,电脑做的。我们现在争论有点可笑了。有的参赛作品有要求的早已说明,你按要求办就是了,人家没有要求,你非要加个说明不是画蛇添足了吗。胶片时代有没有说明不许暗房加工,我不太清楚,我知道有的国展大片也是合成的。
我们还是应正常走路,走正常路。心平气和地互相学习,提建议,讲不足,不要肉麻地吹捧,不要一无是处的贬低。寸长尺短,构见和谐。用理性的理论说服人,用高质量的片子打动人(包括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