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转 万壑松风 钱塘江大桥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 钱塘江大桥》
一走近钱塘江大桥,即为其宏大、壮观及所承載的历史传奇所倾倒、所折服。
​  在六和塔人可登及的第七层回廊上腑瞰钱塘江大桥,气荡而神清(图一,点开后把手机横过来看)
​  钱塘江大桥全长1453米,上层是公路桥,汽车双向开行,风驰电掣。下层是单向铁路桥(图七)时代铁路交通的骄子“和谐号”以120公里的时速行驶在1937年建成的铁桥上。(图二)
​  谈到钱塘江大桥就必然提到这座大桥的缔造者、中国近代桥樑之父茅以升先生。
​  茅先生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工学博士。1933年,茅以升回到杭州,开始筹建钱塘江大桥。钱塘江江面宽阔,潮汐湍急。江底流沙淤泥40米深。一些外国专家断言“中国人在钱塘江上建不了桥。”茅先生顶住压力,和施工人员一起,不捨昼夜的勘察设计,以独特的施工方法克服淤泥、流沙等困难,终于在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六日和十一月十七日铁路桥、公路桥分别建成通车。
​  当时抗日战争已爆发,在通車之后的89天里,超过百万的百姓和士兵在这座桥上通过,无数的军需物资也通过这座桥运抵抗日前线。
​   当日军逼近这座大桥时,为不让这座桥为敌所用,上层决定炸毁此桥,这任务又落在了茅以升先生的肩上,先生虽心如绞,但为更多国人的安全,他认识到这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他写下:“徙地风云突变色,挥泪炸桥断通途。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1937年12月23日,茅先生浑泪炸断江桥(图七  历史照片)1948年5月日本投降三年后茅先生克服万难修复了钱塘江大桥!
​  说及流沙便想到伪满洲国期间日本人在咱赤峰巴林右旗大板镇南边西拉沐沦河(白音尔灯东边)上建了数几个水泥桥礅准备建桥,但从北数第二个桥礅一直建不起来,架桥也告失败,据说是水下流砂所至。传后来苏军从该处过河时也有几辆坦克沉入流砂中。那几个残存的桥礅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仍立于水中,为在下长期亲眼所见。后来据说採用现代治流砂技术建起那座桥礅,在上边建了新桥。此说皆为口头文学,待睿智者斧正。










分享 转发
TOP
2#


TOP